技术专家

搜您感兴趣的产品

张兴,男,汉族,1952年3月生,陕西省周至县人,中国共产党党员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(二级)、博士生导师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主任。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。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部级优秀青年教师,1995年农业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,1996年被评为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人选,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“三五”人才第一层次人选,1998年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2002年被陕西省知识产权局、陕西省人事厅授予“陕西省十大发明人”称号,名列榜首。2005年被中国科协授予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荣誉称号,2007年被评为“陕西省教学名师”。

张兴教授于1974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并留校任教,后分别于1982年及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,师从赵善欢院士,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。研究生学习期间,在导师的指导下,对新型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,尤其在楝素杀虫剂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1989年博士毕业后,回到母校继续任教,主要从事“昆虫毒理学”、“农用药剂学”和“植物化学保护”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作为学科带头人,他带领农药学科全体人员共同努力,将原“植物化学保护”课程逐步发展成为植物保护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——农药方向。在此基础上,又于2001年申请并筹办《制药工程》专业,2002年开始招生。该专业已毕业多届学生,教学工作顺利,学生就业情况良好。 
  张兴教授先后已培养博士后、博士、硕士319名,在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,提出了“自己管理自己,自己培养自己,自己提高自己,自己养活自己”的研究生管理“四自”方针,制订了一套独特的“研究生规范化培养方案”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 
  张兴教授领衔的团队致力于天然产物农药、农用药剂学和农药毒理方面的研究工作。自1989年至今,先后承担国家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科技攻关项目、“十五”攻关重大专项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、“863”项目、国家创新基金、转化资金项目、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专项、“948”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、部级90余项科研课题,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。有19项科研成果通过省、部级成果鉴定;申请国家农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百多项,87项已获取专利证书;发表学术论600余篇,主编著作5本。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,先后系统筛选了我国南北2000余种植物的杀虫、杀菌、除草活性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;先后研究开发出了以楝素为主要成份的植物源无公害杀虫剂“0.5%楝素杀虫乳油”、藜芦碱杀虫剂、苦参碱杀菌剂;以黄花烟草为主要原料的“2.5%烟碱·楝素乳油”;植物源无公害复配剂“29%油酸烟碱·氯氰乳油”及全新型无公害化学合成杀菌剂“丙烷脒原药”和“2%丙烷脒水剂”等20多个农药新品种及自流式树干注药等无公害施药新技术,并已获取国家登记和定点生产,取得了较好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。 
  张兴教授领衔的团队在致力于生物源农药研究的过程中,率先提出了“无公害农药”、“农药无公害化”、“生物源农药”、“生物技术农药”及“植物保健与和谐植保”的理念,创建了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”科研实体。该“中心”建筑面积约4800平米,30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;拥有雄厚的科研、教学实力、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化学、化工、植保、昆虫、毒理、植物、植物生理生化等多学科专业人才;并筹建了占地面积约17.5亩,建筑面积5000余平米,建有6条中试生产线的“农药生产中试基地”。
  该“中心”以“集产学研为一体,培育一流人才,研制新型农药,服务现代农业,保护绿色环境”为宗旨,以产业化、企业化为桥梁,以农药产品及其配套的生产工艺技术作为研究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,以研制开发新型的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、新制剂为目标,以农药研究、科技成果转让、对外技术服务为主营方向,使理论研究、应用研究、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实行全方位的紧密结合,创出了一条“农科教,产学研”一体化的新路子。